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wǎng) >> 特別關注

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副館長王利劍講解“大系”展看什么……

丹青穿越時空 一展閱盡千年

來源:太原晚報 作者:記者 楊爾欣 劉濤 見習記者 常文斐 2024年07月10日 08:32

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副館長王利劍接受媒體采訪。米國偉 攝

  丹青不老,回響千年。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成果展山西特展”今日啟幕。當我們看展時,我們在看什么,能夠看到什么?“不必在意名人光環(huán),不用擔心專業(yè)術語,只要張開雙眼,靜靜凝視一切美好,就夠了。”7月9日,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副館長王利劍接受專訪時表示,這個展覽僅僅是一扇門、一個窗口、一條通道,也許會因為現(xiàn)在看到的一件高清打樣稿,將來走進一座博物館尋訪真跡,抑或是前往一座石窟看寺觀壁畫……

  一次穿越千年的藝術之約

  “來到這里,你會交到很多好朋友,收獲很多。”王利劍說。

  “山西特展”選取2000多幅“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”收錄的歷代繪畫精品圖像調(diào)色打樣稿,堪稱是近距離一睹國寶珍品的難得機會。

  譬如,本次展覽憑借數(shù)字技術,助力觀眾將鴻篇巨制《千里江山圖》一覽到底。畫卷緩緩展開,煙波浩渺的江河上,水榭亭臺與捕魚游玩,動靜相宜;而人物與飛鳥用筆輕輕一點,即增添一分栩栩如生的意態(tài)……

  “《千里江山圖》只是一件代表作,每一件作品都是經(jīng)過時間洗禮和歷史沉淀下來的佳作,是中國歷代繪畫中最經(jīng)典的圖像。”在王利劍看來,傳世畫作不只是視覺上的享受,更是后人與古圣先賢進行情感交流與思想的碰撞,是一次穿越千年的藝術之約。

  “在這里,你不僅可以與王希孟‘神交’,還可以與整個中國繪畫史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交流。”王利劍說。

  一次打破時空的視覺交流

  王利劍打趣道:“來來來,我們一起找找看,范寬又把名字藏哪兒啦?”

  “盛世修典——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成果展”此前在北京、重慶、寧波等地展出,觀展人數(shù)屢創(chuàng)新高。“每到一處,都吸引很多年輕人和小朋友,他們特別喜歡數(shù)字化形式呈現(xiàn)的圖像。”王利劍說。

  此次“山西特展”運用虛擬現(xiàn)實引擎驅(qū)動空間投影技術、全新的空間音頻智能處理技術和視、聽、觸多感官實時交互裝置,引領觀眾以全新的體驗方式“走進”畫中。

  “小朋友們還特別喜歡動物類繪畫作品。”王利劍表示,“鳥、魚、兔子,都特別受歡迎。”中國繪畫主打的正是人物、山水和花鳥,花鳥佳作更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
  譬如,八大山人筆下的魚、鷹、貓,一筆一印簡潔至極,卻擁有無限的意趣和逸氣。八大山人的署名亦是灑脫,4個字連起來寫成草書,像極了“哭之”“笑之”。

  王利劍特別推薦了一種“尋寶式”觀展方式。譬如宋代大家范寬,喜歡在自己的畫作中隱藏簽名。王利劍說:“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找找看,作者將名字藏在石頭上還是樹上?”

  “瀏覽2000多件展品,是一次打破時空的視覺交流。”王利劍坦言,中國繪畫不僅有視覺之美,更有一份觀照世界的哲思與深情。

  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

  不僅地上文物看山西,中國繪畫也要看山西。王利劍說,“在‘中國歷代繪畫大系’收錄的作品中,有大量山西籍畫家、收藏家的作品。”

  盛唐的王維,北宋的米芾父子、王詵,南宋的馬遠、閻次平,元代的高克恭,明末清初的傅山父子……三晉妙筆繪丹青,天下誰人不識君?

  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。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王維的這一首《山居秋暝》,可稱“詩中有畫”的代表作。他明明只是寫了漢字,讀者腦海里卻盡是畫面。

  王維最出名的畫作,應是《輞川圖》——當王維將自家小院周圍的景色組合成畫稿,再放大成壁畫之后,一個“畫中有詩”的山水畫新時代悄然來臨。

  “很多人只知道王維的詩,其實人家是詩畫雙絕。”王利劍坦言,“王維的繪畫作品以山水畫為主,被譽為‘南宗鼻祖’,對后世的文藝創(chuàng)作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”

  宋代的米芾、米友仁父子,則是“書畫雙絕”的代表人物。米友仁所繪的《瀟湘奇觀圖》渾然天成,畫心水墨云山縹緲綿遠,尾紙行草跋文酣暢遒勁,堪稱書畫雙璧。

  “王維、米芾、傅山……山西這些畫家,可不是說只在歷史上留了個名字,他們都屬于‘開宗立派’的領袖型大家。”王利劍坦言,“山西不光有古建筑、有文物,在中國藝術史上也有著很高的地位。”

  “我們現(xiàn)在講文化自信。山西,最應該有自信。”王利劍說。

(責編:鄢妮)